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4080人
2020-06-16 17:45:29
董雪娇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心脏房颤的病因如下:1.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情绪激动、运动、术后或急性酒精中毒;2.持续性房颤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甲亢等。心脏和肺病患者可发展为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房颤动。

  心脏房颤的治疗一般还是要进行一些诱因的预防,要转复和维持窦性心率控制心室率,再通过一些药物的治疗,比如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和抗凝剂以及电学治疗的方法电除颤或者是导管射频消融术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具体的治疗要根据自己的检查结果来决定,平时的时候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