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医医

足癣到底是怎么得的?看完这3点,再也不敢大意了,早预防早受益!

足癣到底是怎么得的?看完这3点,再也不敢大意了,早预防早受益!

2022-09-07 13:55:5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科未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

作者:   李厚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足癣的致病菌——皮肤癣菌的致病性并不强,一般只侵犯体表皮肤的角质层,可以适应并感染不同的宿主。

在大多数免疫力正常的宿主,皮肤癣菌感染后症状轻微,基本可以做到与人共生,互不影响。

那么,足癣到底是怎么得的呢?接触皮肤癣菌是感染的第一步,我们来看看从接触皮肤癣菌到患上足癣,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

第一阶段:接触及黏附

皮肤癣菌有两种存在形态:菌丝和孢子。菌丝断裂就形成了关节孢子,这表示皮肤癣菌繁殖活跃,此时有较强的传染性。

当皮肤癣菌从环境、动物或人传染、接触到易感者的足部皮肤以后,就打响了它与人体免疫屏障的真正战争。

角质层位于我们皮肤的最外层,由致密的角化组织构成,是表皮的重要屏障。

当皮肤癣菌黏附在角质层后,怎样破坏入侵是一个决定致病菌能否生存下来、繁殖致病的重要问题。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第二阶段:入侵与生存

与其它真菌不同,皮肤癣菌可产生角蛋白酶,它的作用正是分解角蛋白、侵入角化组织。

同时,皮肤癣菌还利用其细胞壁中的成分,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降低其在侵犯人体之前被清除的可能性。

此外,接种菌量的大小、足部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宿主免疫力的强弱、足部皮肤的微环境(温度、湿度等)是否适合真菌生长等因素,都在发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皮肤屏障破坏(皮肤破口)、皮肤浸渍(角质层潮湿、细微裂口)有利于皮肤癣菌入侵。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第三阶段:增殖与致病

个体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可能与遗传因素和免疫力强弱相关。

当患者同时患有其它免疫受损疾病、或因其它疾病需要服用导致免疫受损的药物时,如糖尿病患者、肿瘤化疗患者、器官移植后患者、结缔组织病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就会导致免疫系统无法迅速、有效地清除致病菌,使之有机会生存繁衍,并导致足癣。

此外,也有人因携带疾病易感基因,容易发生皮肤癣菌的感染,这意味着同样接触致病菌,某些人更容易罹患足癣。

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就是临床上的一种有趣现象——“两足一手”,指患者存在双侧足部及一侧手部的真菌感染。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在这样的患者中,手足皮疹多由同一株菌感染所致,患者经常搔抓、抠脚,导致皮肤癣菌由足到手的传染途径,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于所有的足癣患者。

目前已经发现,某些基因的缺陷会导致真菌感染的易感性,如 CARD9 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人体对念珠菌、暗色真菌及皮肤癣菌易感。

总之,在接触皮肤癣菌之后,这场致病菌和人体免疫之间的战争最终存在两种结局:

一是皮肤癣菌逃脱了免疫系统的围剿,最终在角质层生存、繁殖,导致“脚气”;

二是在免疫系统的努力之下,病菌被成功清除,双足依然健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芳医生参与本文撰写

上一篇 :硝酸甘油为什么用着用着就不灵了(科学用药) 下一篇 :复工路上,您遭遇颈肩痛了吗
健康讲堂 媒体报道 医院动态

查看更多

健康讲堂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北京百胜千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ICP备案号: 京ICP备15012837号-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3-2018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