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摸到淋巴结几年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局部炎症、淋巴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瘤等原因导致。治疗方式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若颌下淋巴结肿大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正常生理现象:
部分健康人颌下可触及淋巴结,一般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可活动,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这是正常的免疫器官,无需特殊治疗。
2、局部炎症:
如口腔、咽喉部的感染,会引起颌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可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上,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用药需遵医嘱。
3、淋巴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淋巴结可逐渐肿大,可融合成团,质地较硬,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
4、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如鼻咽癌、口腔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颌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一般质地坚硬、固定、无压痛。多需要根据肿瘤类型及分期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5、淋巴瘤:
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以化疗为主,常用化疗方案有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等,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同时,不要频繁触摸颌下淋巴结,以免刺激其进一步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