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七批赴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医疗队圆满完成对口支援任务
2015年6月30日至2015年8月29日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七批医疗队一行8名成员,来到美丽的祖国西南边陲----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开启在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为期两个月的基层对口支援工作。在对口支援的两个月期间,队员们紧密合作,形成了以医疗队为基础的和谐集体,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这支医疗队由妇产科的祝洪澜副主任医师、血液科的王峰蓉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的周景儒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的彭涛主治医师,超声诊断科的王雪主治医师,胸外科的陈克终主治医师,风湿免疫科的李玉慧主治医师,乳腺外科的谢菲主治医师组成。
规范临床诊疗常规,积极开展新技术
在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两个月的工作中,医疗队队员们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医教活动,并结合各自科室特点和各科业务需求,在规范各科临床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开设门诊、参加全科查房、多学科会诊、全科查房和义诊工作,定期开展院级讲课、科级讲课、疑难病例讨论,并积极支援各科室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医疗队中的外科医师参加并指导多台手术,大力推广常规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普及微创手术理念、疑难手术操作要点、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等手术相关知识,使当地医生和患者获益匪浅。
医疗队队员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新进展的传播。成功开展新技术、项目4项,包括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动脉瘤规范化治疗,不孕症规范化治疗等。帮扶期间,医疗队总计完成门诊量1421 人次,手术99人次,义诊417人次,参加疑难病例讨论40人次,查房75人次,会诊52人次,完成院级讲课16人次,听课人数600余人次,科级讲课45次,科内听课人数915人次。
言传身教 抛砖引玉
在锻炼学习工作中,医疗队队员积极参加科室建设,强化科室人员带教意识,从接诊患者、制定诊疗计划到随访方案的全过程,通过对住院医师及实习学生言传身教,提高初级医师的基本业务水平和带教理念。同时,医疗队成员根据相关科室患者构成及病种特点,与各级医师充分讨论,帮助科室医师明确工作侧重点,建立科研思维,寻找有特色并实际可行的科研工作切入点。
妇产科祝洪澜副主任医师结合当地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卵巢早衰较多见的特点,根据病例进行相关疾病综合诊治的讨论,并建议开展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在病因和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科研工作,初步开展不孕症的分级诊治工作。消化科彭涛主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当地患者寄生虫病常见的特点,详细记录少见病种,并在胶囊内镜下捕捉典型图像,同时对当地功能性肠病的发病和发生情况与本科医师进行初步探讨,利于当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医疗队其他队员也针对各自科室的常见疾病,从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预后等方面和各科医生进行充分讨论,本着抛砖引玉的态度,积极协助科室开展科研课题。综合统计,医疗队共协助各科室开展科研课题5项,协助完成论文3篇。
忆往昔 更上层楼
在医疗队基层锻炼过程中,医院王杉院长受邀参加“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老挝北部地区医院管理论坛”来到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并于百忙中看望并慰问医疗队队员,与大家一起回忆了医疗队支援西双版纳州医院的悠久历史,使队员们对自身传统有全面的了解,对肩负的责任也有更高层次的理解,积极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特有的医疗优势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在两个月的帮扶工作中,医疗队队员急患者之所急,充分发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远程医疗优势,多次帮助危重疑难患者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和转诊。同时建立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赴西双版纳州医疗队微信群,使医院不同批次的医疗队队员能够对遇到的疑难病例会进行共同讨论和总结,集思广益,有利于多学科疾病的诊治和随访。
工作学习之余,医疗队队员与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的各级医务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应邀参加少数民族同胞举办的各类节日聚会,在彩云之南与当地民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两个月的支援工作时间匆匆而逝,而这两个月的美好时光,会深深藏在医疗队每位队员的心底,成为一段难忘难舍的美丽回忆。
(供稿:人事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七批赴西双版纳医疗队 责编:韩冠平)
上一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四批赴内蒙医疗队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医疗帮扶工作 下一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培训建立护士满意度电子问卷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