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一般在发病后的3-7天较为危险。
在发病后的3-5天,患者的症状往往较为严重,这一阶段是病情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恢复情况来看,部分患者在此期间体温持续高热不退,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也会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身体较为虚弱,恢复起来相对较慢。从自身体质角度分析,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这几天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呼吸衰竭等,从而加重病情,使病情变得更为危险。
而在发病后的5-7天,如果患者体质较好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体温开始下降,身体也慢慢进入恢复阶段。但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或者在前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仍可能持续发展,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甲流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有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需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一般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也可根据症状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咳药(如氨溴索等)来缓解症状。
患者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避免传染他人。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胸痛、意识不清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康复后也应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