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肠套叠早期的症状有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肿块、脱水等。
1、腹痛
肠管套叠可能会引起的肠道痉挛,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腹痛,患儿哭闹不安,双腿屈曲,面色苍白。
2、呕吐
早期多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呕吐可能会加重,甚至吐出胆汁等。这是因为肠管套叠后,肠道梗阻,导致胃内压力增高而引起呕吐。
3、便血
多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为暗红色果酱样便。这是由于肠管套叠后,肠黏膜受损,血液和肠黏液混合形成果酱样大便。
4、腹部肿块
在右上腹或腹部中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具有一定的弹性,稍可活动。这是套叠的肠管形成的肿块,通过触诊可以帮助诊断肠套叠。
5、脱水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肠套叠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婴幼儿时期肠道蠕动的节律性变化、饮食改变、病毒感染等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此外,一些先天性肠道畸形、肠息肉等也可能增加肠套叠的发生风险。
预防肠套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和突然改变饮食。其次,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疾病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再者,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