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部为患者定制的乙肝防治指南出版
2022-09-07 13:57:18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记者冯会玲)今天(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也与患者见面,这也是首部为患者定制的乙肝防治指南。《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魏来教授和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牵头,携手两个学会的专家共同组织编写。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总传染病总数的1/3,每年乙肝的新发感染者达10万之多。全球3.5 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有近1亿人。 此次发布的《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作为我国肝病领域的第一部科普性指南,内容涉及疾病定义、诊断及治疗知识、自我管理、医学术语解释、常见问题解答等,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普通百姓、患者及家属、基层医护人员均能阅读及理解。 关闭- 关闭- 《指南》介绍,目前抗病毒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两大类。其中,对两类药物的各自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书中提到,要关注治疗持续性,让更多患者从长期治疗中获益。于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有效地抑制病毒才能达到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目的。《指南》推荐对于HBeAg阳性患者,治疗应维持至少2年,建议在取得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不能检出、ALT正常的情况下,继续巩固治疗1年以上才考虑停药;HBeAg阴性患者建议治疗至HBsAg转阴才停药;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则应长期用药。 因为需要长期用药,所以所用药物的抗病毒强度、耐药变异率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指南》还强调,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乙肝的诊治,需要遵照医生的医嘱进行科学的治疗。 上一篇 :北医:与时间赛跑——人民医院昭通抗震救灾专家组前线报道 下一篇 :生命时报:首部乙肝防治科普指南发布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