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着同一个目标 ----抗震救灾中的肾内科
历史永远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留下了黑色的记忆!这一刻,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大地的肆意捉弄彻底改变了那里人们的生活轨迹,提前终止了许多年轻甚至幼小的生命。突如其来的地震牵动了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心,在大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体现出空前的团结。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牵动着肾内科每个人的心。
由于此次地震导致许多人发生挤压综合征、创伤性休克、气性坏疽,继而出现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等,需要紧急行血液透析或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所以肾内科成为此次抗震救灾奔赴一线的主要科室之一。
自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起,肾内科的医护人员就开始踊跃报名,随时准备去灾区工作。董葆副教授、共产党员,地震发生时正在欧洲开学术会,在海外得知这一消息,在回国的飞机上,他和所有的华人积极给灾区捐款,回国后立刻给王梅主任发短信:“我周五已回来,我希望去四川地震医疗队,前几天医院要求我科有一位医生待命参加医疗队,我因没回来隋大夫报的名,但我想我已回来,不论从任何方面都应该我先去,他还年轻,心理上承受不了那样惨重的场面,我没问题,曾经参加医疗队有经验,耐力好能耐受饥饿,而且我曾是军人,还是党员,真切希望让我先去!”负责CRRT技术的王磊医生是一名高年主治医师、共产党员,正在昌平区医院接受下乡锻炼,特意打来电话申请上一线。刚刚博士毕业的随准主治医师既往曾患十二指肠溃疡并消化道出血,但是也积极申请反复要求即使科里只派一人也要参加。一时间,全科上至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教授、主任、护士长,下至刚刚毕业的年轻主治医师、护士,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去一线,都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灾区人民做贡献。与此同时,大家还积极响应院里的号召,全科人员都报了名随时准备为灾区人民献血。
5月17日下午,医院紧急召集肾内科王磊医生和隋准医生作为院里的第四批医疗队赴四川地震灾区负责重伤员急性肾衰竭的血液净化治疗,王磊任队长。5月19日上午,医院又加派两位肾内科护士王颖、郝莉莉作为第五批医疗队,协助进行重伤员的血液透析等救援工作。在肾内科去一线的四名医护人员中,王磊医生是从女儿的周末课堂上被召唤到医院紧急出发的,他爱人在急救中心工作,需要频繁值夜班,因此出发前匆忙将女儿送到父母身边。而隋准医生此次出征是带着奥美拉唑去的。王颖是透析室的护士,接到命令时正带着孩子在动物园玩,在匆匆将孩子送回家中后即刻赶往医院。郝莉莉是一名毕业不久的护士,目前在病房从事CRRT的技术操作,接到命令后迅速收拾行装上路毫无怨言。“大灾有大爱”,为了救助急需帮助的同胞们,他们把最亲最爱的家人抛到脑后,他们的所为是对家人对灾区人民最好的礼物!
到了灾区后,他们几经辗转,被安排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为急诊监护和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医疗救治工作。所有的人都不顾个人身体上的疲惫,放下行装立即投入战斗。他们终日忙碌在重伤的灾区人民身边,和死神、病魔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隋准医生在日记中所写的“在这里,每天查房3次,每次都持续3个小时以上,要对每一个病人的出入量、电解质、肾功能、尿量做仔细评价,我们这个治疗组共六人组成,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中山医院。对于每一个透析方案的调整,我们都慎之又慎,生怕对病人不利。前方的人费尽千辛万苦将病人救出,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他们活下去。”王磊在来信中说“在这里,每天的生活很充实,我们看到的一目目,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洗涤,最开始,当我看到重伤灾民,第一感觉就是震惊,随之而来的急切的心情---我们要尽快投入工作,我们为他们的坚强,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而感动。当我看到来自北京——我们的坚强后盾---你们: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领导,我们的亲人给我们的短信和声援;当我们想到温总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并坐镇指挥,他急切的眼神和心疼灾民的泪水,此时此刻,为人民服务不需用语言来表达,真实的现场就说明了一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工作,为病人制定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尽快让他们康复,看到一个个病人在好转,这是我们最大的心理安慰。”字里行间体会到他们忘我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更感受到其为人的坦诚正直善良与责任感。两位护士到岗第一天就排夜班,而且下午主动放弃休息,对CRRT机器进行熟悉,她们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当地的医护人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随着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的辛勤工作也卓见成效,许多病人开始陆续脱机,肾功能开始恢复。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肯定。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王莉主任给王梅主任发来短信,“您的部下真好,帮我们很多忙,还介绍了你们的经验,对我们非常有用,谢谢!”同一医疗组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赵明辉主任自一线发来短信:“您的两位干将在省医院,表现很好,富有朝气,我们就是一家人!”5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去四川省人民医院看望伤员慰问医护人员时,还与隋准握了手,这是对我们一线同事们的问候与最大的鼓励,科里同事闻听此讯,也倍感振奋。
隋准和王磊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从一线发来日记和来信。郝莉莉和王颖也每天发来手机短信给大家保平安、谈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来信被转发到科里的公共信箱中,许多同事都先后阅读,而且,在科里周三的读书报告会之后,大家还一同读了前线同事们的来信。没有任何煽情的语言和华丽的辞藻,朴实无华的言语,却深深地打动了科里的每一个人。为了救助急需帮助的同胞们,他们把个人的利益、安危抛到脑后。他们的忘我工作令人感动,他们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感动和震撼着科里的每一个人。在抗震救灾中,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不但表现在工作经验水平中,更表现在思想上。5月25日,郝莉莉用短信发来了她的入党申请书,“党员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一直很神圣,加入抗震救灾的队伍让我有机会接近党员,了解党员,他们在震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深受鼓舞,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尽全力帮助灾区人民减轻痛苦,不怕苦不怕累,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希望组织能帮助我,指导我,让我更快进步,为更多的人民群众做贡献!”
在一线的同事们辛勤工作的同时,王梅主任领导着肾内科后方的医护人员也在尽力克服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加班加点地工作,不计个人得失,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全科人员团结一心,后方与前线间相互关心彼此鼓励。科里的同事们纷纷发短信给前方的同志,给他们送去关心和鼓励。5月25日王宓医生在给王磊的短信中说,“看到你写的信,你们在灾区忘我地工作,却在信中感激留在后方的我们,让我很感动,也为没能去一线为家乡父老直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惭愧,很羡慕你们能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支持你们,也随时准备着接替你们在灾区的工作。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灾难,愿所有的人平安幸福!替我问候其他三位同事,多保重!”这些话也代表了全科同事的心声。5月25日是王磊医生的十周年结婚纪念日,科里同事得知后,特意给他爱人送去66朵玫瑰和4支百合花表示慰问和祝贺。王磊在回信中说:“后方的同事们,你们也很辛苦,我们来到灾区,代你们完成医疗任务,你们却承担了大量的日常工作,谢谢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一切!”现在供应科工作的谈一意医生原是肾内科的医生,现在仍然参加科里的部分医疗工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谈一意为准备所有赴前线医护人员的装备供给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得到了一线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肾内科医生被抽调两人赴灾区后人员明显减少,人力不足,但工作量大,得知这些情况后,谈一意反复向王梅主任提出自己仍然是肾内科的一员,只要科室需要,随时可以帮助参加科里的工作,大家深受感动。由于隋准和王磊身处灾区,难以查阅资料,而此次震后出现了大批由于挤压综合征、气性坏疽等原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所以,为加强对这些特殊情况的了解,提高诊疗水平,王梅主任让科里的同事给他们查阅中、英文文献后通过e-mail发过去,为此燕宇主治医师做了大量工作。隋准去一线后,大家没有重排他的夜班,燕宇、董葆、李月红、赵慧萍医生都主动提出代替他值班,无人计较个人得失。所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肾内科集体表现出的极大的凝聚力,全科上下、前方后方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努力地工作着。
正如王梅主任所说,此次派出的肾内科医疗队代表着北京大学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有爱心,而且更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更好地为灾区人民服务,所以科里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以备在祖国、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更多的生命、救治更多的病人,不论是在震区一线还是在后方,这是我们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不变的工作目标。
让我们一起为灾区人民祈祷祝福,祝他们早日度过生命中的难关!
天佑我中华!!!
(肾内科)
上一篇 :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 ——我院积极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政 下一篇 :心系灾区关爱同行 ——消化内科党支部群策群力支援前线医疗队员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