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医医

让党旗在灾区上空高高飘扬 ——记抗震救灾中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让党旗在灾区上空高高飘扬 ——记抗震救灾中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1-07-27 08:41:4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科未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

“我们是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员高杰的一句话,道出了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心声。

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线,党员们那一句句毅然决然的话语,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身影,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危难时刻,彰显新时期共产党员本色,让火红的党旗在灾区上空高高飘扬……

 

做抗震救灾的坚强后盾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党中央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胡锦涛同志三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望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中央的迅速反应、坚强领导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巨大号召力、凝聚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灾情发生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医院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启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主动协调、密切合作的抗震救灾领导机制,确保抗震救灾各项工作领导有力、紧张有序、落实到位起到重要保障。

医院党政密切配合,把支援抗震救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5月13日凌晨,医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立即组织临床科室、行政各部门负责人做了紧急部署和安排,并连夜组织精兵强将,组成医疗应急小分队,与北京其它8家医院组成北京市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共同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随着灾情的持续和救援工作的进行,医院不断根据灾区救援一线的最新需求,有针对性的派出救援医疗队,共组织了七批医疗队赶赴救灾现场,抽调医疗护理骨干以及司机共计22名。同时医院紧急调配物资,通力合作,目前支援灾区医疗救助的急救药物、医疗设备器械和生活物资总价值累计达到一百余万元。

医院非常关心关注前线医疗队队员的工作生活和人身安全。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刚刚出发,医院党政领导紧急召开医院职能处室、临床医技科室相关人员的工作会,集思广益,制定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队基本装备表。包括防潮垫、睡袋、蚊帐,小到指南针、军用刀、针线包、蚊香、等基本生活用品,请专人购买了头灯、皮鞋(军靴)、雨衣、雨鞋、救生衣等野外生存用品,还细心的为女队员们准备了充足的女士用品。

医院筹备的生活物资温暖感动着前线队员们的心,他们发来短信或写信表示对医院关怀的谢意。5月20日,第五批医疗队队员王颖短信中写道:“我们坐在防潮垫上等待任务,心里很暖,院里想的真周到!再大的苦都能扛,来了就好好干!”5月18日,第二批医疗队队员黄杰短信中写道:“自己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物品,可是医院领导都替我们想到了,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一应俱全。其他兄弟医院的同志们看到了都非常羡慕我们,我们内心也充满了感动。”5月27日,第七批医疗队张殿英队长绵阳来信说:今天刚刚打开了医院为我们准备的行李,里面的物资相当齐备,尤其是救生衣和蚊帐都准备好了,真让大家感到既感动又意外!有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个坚实的后盾让大家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医院党委作为抗震救灾工作的坚强后盾,同时动员我院各级党组织、党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请战书、献血志愿书纷至沓来,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和医务工作者中报名献血的有1557人,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的有1374人。全院教职工心系灾区,积极捐款捐物,截至6月6日我院共收到捐赠资金达935088.44元,其中,党委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5月18日发出的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精神,仅仅3天就有851名党员上交“特殊党费”,共计346133.00元。

医院党委关心和帮助来自震区受灾情影响的师生员工,通过工会向家人在震区受灾的职工表示慰问,通过教育处的老师和家在震区的学生们座谈,甚至为家乡受灾的临时工捐款救助。同时,医院党委对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和医务工作者发出号召: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服务大局、维护稳定,模范做好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做好支援抗震救灾的工作,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抗震救灾就像是一场考试,检验的是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战斗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党政配合,带领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和医务工作者顽强拼搏、艰苦奋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做抗震救灾的先锋队、做人民的主心骨、做受灾群众的贴心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灾面前战斗堡垒凸显作用

“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着坚强的力量。”在灾区一线成立的一个个临时党支部,在抗震救灾中筑起震不垮压不塌的坚强堡垒。

我院第一批医疗队刚到四川灾区,在绵阳市解放军520医院安顿下来,医疗队中的党员高杰和钟朝晖就牵头,联合同在医院三病区工作的520医院和306医院的党员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原520医院三病区主任担任支部书记,高杰和钟朝晖担任支委会委员,我院医疗队队员梁斌和邵庆华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也参加临时支部的活动。临时党支部的建立,把不同单位不同背景的医务工作者团结在一起、全力以赴地完成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职责,支持大家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强度下仍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维持团结、轻松、有序的工作生活氛围。“临时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我们团结必胜的动力。”这是医疗队员给我的答案。

那一刻,所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庄严的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解放军520医院临时党支部”的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在火红的横幅下,照亮了一颗颗和灾区人民一同跳动的心,照亮了党员们的先锋模范形象,把每个人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在抗震救灾的阵地上,每一个临时党组织都是一个战斗堡垒,科学指挥,攻坚克难;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身先士卒,勇挑重担。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激励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全体救援人员与灾区人民共克时艰,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彰显本色

  在房倒屋塌的山村里,在山石飞滚的山坡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我院医疗队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党员们挺身而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鼓舞了抗震救灾队伍的士气,提升了抗震救灾队伍的战斗力。 

我院第一批医疗队在绵阳市解放军第520部队医院进行救援工作。从最开始60-70人次的大规模紧急处理伤员,逐渐到过渡到进行挤压综合征、多脏器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医疗队在党员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地开设了临时手术室,冷静有效的制定了急救流程和明确的团队分工,成为了急救处置成功的保证。而且队员们极其珍惜医院紧急调配的数十万元的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器械、耗材等物资,从物资搬下飞机的那一刻起,队员们就对物资进行了细致的清点、管理和使用。“我们带来的急救物资是医院财产,不能盲目消耗,要珍惜,要有计划的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医疗队成功有效的完成医疗任务,目前经过他们诊治的伤员无一例死亡!”

我院第二批医疗队主要参加由北京七十多家医院救护车和北京120急救中心救护车组成的转运队。此次地震造成了数十万的伤员,大家夜以继日地抢运伤员,司机党员左厚良更是每天都要付出高于常人的精力和体力。

由于任务不确定,每天夜里十一点以后才能接到第二天的任务,每天出发的时间也无法确定,转运距离最长达上千公里,出发的时间有时在凌晨2、3点钟四川仍然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塌方随处可见,队员们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作为一名参加过“非典”战役的老党员,左厚良更是严格的要求自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说:“我作为一名司机,虽然不能直接治疗病人,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除了保证驾驶安全外,也和医护人员一起抬送、护理病人,尽可能地多出一份力,无愧于一个党员的称号!”

转运途中遇到的困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同样在第二批医疗队中的党员黄杰护士作为女性更要克服诸多困难,不但要监护、处置、安抚病人,还要和男队员们一道抬送病人。为了避免在转运途中寻找厕所减少不便,她经常一整天都不喝一滴水。黄杰同志在思想汇报中写到:“转运过程是非常艰苦和危险的,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已经身心都融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了。我们不分昼夜的抢救、疏导、转运受伤的老百姓,更有很多病人被安排到各级医院,使他们能尽快得到医治。时间就是生命,是的,在这次转运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院第四批医疗队队员隋准医生也是一名党员。他既往曾患十二指肠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此次出征是带着奥美拉唑去的。随着灾区由于挤压综合征导致以肾功能衰竭为代表的多脏器衰竭的伤员逐渐增多,隋准医生在成都四川人民医院为急诊监护和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病人进行连续肾替代疗法,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挽救生命。面对危重症伤员,脆弱的生命不可预知,每一指标的细微异常都有可能是致命的。隋准医生每天早、中、晚三次查房,每次查房三个多小时,仔细的察看病人、分析指标、从细微处调整透析方案。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使他的胃部疼痛不已,却发来让所有人欢欣鼓舞短信:“我们的救治工作已经取得初步胜利,病人在逐渐脱离床旁血滤,几个危重病人也有不同程度好转,为他们祝福吧!”

第七批医疗队中的冯桂建大夫是队里的党员。在这支人员结构年轻化的医疗队中,冯大夫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除了尽心尽力完成相关专业的医疗任务外,还主动承担了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每一次党课中,他都激励大家团结向上,不怕苦不怕累,多为灾民做贡献。尽管目前震区余震不断、绵阳市在堰塞户随时溃坝的威胁下岌岌可危,第七批医疗队的队员们仍然在党的凝聚下齐心协力为灾区人民服务。他们为住在九州体育馆的灾民们做疾病筛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前夕为勇兴镇帐篷希望小学的160名地震孤儿义诊, 赴安县灾民安置点检查防疫工作卫生安全状况,并且为援建四川绵阳的北京建工集团的建筑工人们做大型的巡诊……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危急之际,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用精湛的医术与死神搏斗赛跑,用臂膀托起生命的“方舟”。医疗队中,一个个党员主动承担最艰苦的工作,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大灾大难面前,没有什么能比这种考验再具体、再实际的了,他们在抗震救灾中,用不平凡的举动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了光彩。

 

感召之下救灾阵地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一颗红亮的心,可以引领千万颗心。灾区的残垣断壁、艰苦的生活环境、不断的余震、坚强的灾区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院医疗队员的心。但正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救援行动中,队员们以身边的共产党员为榜样,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积极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2008年5月21日深夜,总务处党支部收到一份通过手机短信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信息来自四川抗震救灾的前线。

在这封用手录入的462个字的入党申请书中,我院支援四川抗震前线的第二批医疗队队员—司机刘天雨同志写到:“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汶川大地震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当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到危险的重灾区,对我有了很大的出动,在这紧要关头,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层组织,在抗震救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救灾前线冲锋向前的基层共产党干部和大批部队共产党干部对我触动非常大,让我对咱们共产党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看到了党员在这次抗灾中起到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抗灾中认真向党员英雄学习,不怕苦不怕累,为灾区人民多做一些事。”

我院第一批医疗队员梁斌副主任医师在此次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的行动中深受触动,他说:“在灾区,身边的党员们忘我的工作热情、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一次次深深打动了我、感染着我。此时此刻,为人民服务不需用语言来表达,真实的现场就说明了一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工作,为病人制定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尽快让他们康复,看到一个个病人在好转,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梁斌同志在抗震救灾前线郑重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第七批医疗队以年轻人居多,平均年龄不到32岁。为加强对优秀青年的正确引导,冯桂建大夫这名队中唯一的党员主动承担起思想教育工作。在他的感召下医疗队里五名年轻的同志都向北京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院奋战在四川抗震救灾一线的15名非党员的医疗队员中,已有8人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危急时刻尽显共产党员本色。在临时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共产党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顽强的意志、拼搏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团结带领其他救援人员攻坚克难,全力打赢这场抗震救灾的硬仗。

 

正是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每一位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以顽强的意志、扎实的工作,树立起了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信心。空前的灾难,激发起空前的力量,神州大地上涌动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宏大力量,这更激发起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让党旗在震区高高飘扬,是我们每一名党员的心愿! 

 

上一篇 :传递圣火传递爱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继业教授光荣成为昆明站第47棒奥运火炬手 下一篇 :截至6月6日我院抗震救灾捐赠资金达935088.44元
健康讲堂 媒体报道 医院动态

查看更多

健康讲堂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北京百胜千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ICP备案号: 京ICP备15012837号-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3-2018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