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召开
2021年7月2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召开。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北京大学及医学部领导,科技部项目专家组、项目顾问专家组,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组骨干成员及专项办相关成员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张宁教授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欢迎,并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开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吴惠斌主任科员对项目启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项目研究提出要求,并表达了对项目成果的期待。科技部高技术信息处丁莹副处长围绕重点专项相关过程管理要求进行了介绍,强调认真做好实施方案编制,要求项目的管理组织落实到位,各方做好统筹协作,如同“奥运五环”, 环环相扣,聚焦重点,高标准完成项目目标。
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院士从项目背景与研究目标、内容与课题设置、实施方案与进度、管理与风险分析、成果与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围绕项目研究目标,王俊院士介绍了项目课题分解、技术路线、分工接口、时间节点、考核指标等,明确了各课题的任务分工与相互联系。同时就项目的管理和风险分析进行了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院士、田伟院士等与会专家重点围绕项目实施期间的研究侧重点、技术难点和风险、项目组织管理方案的落实、课题与承担单位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最后,专家组通过质询讨论形成评估意见,认为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要求一致,项目阶段目标和分工明确,技术路线和计划安排基本合理,实施方案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为北京大学,项目负责人为王俊院士。项目聚焦智慧医院建设,从“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人机协同的流程优化”和“科学的医疗行为干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出发,开展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旨在创新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基础理论,突破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技术体系,示范医疗行为多维度感知落地应用。项目组汇聚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5家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高校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家国内顶级人工智能科研院所在内的国内9家科研/技术单位,该项目将建立医疗行为识别领域首个大规模标注数据集,致力于医疗行为的识别、规范乃至优化提供,为智慧医院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数据积累和技术支撑。
(供稿:胸外科 隋锡朝 责编:李杨乐)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