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分娩镇痛与母儿健康研讨会
11月19日~23日,我院麻醉科与妇产科联合举办的“分娩镇痛与母儿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院院长刘玉村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麻醉科和产科医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开幕式上,刘玉村院长首先致辞。他热烈欢迎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并指出,分娩镇痛虽然“看似不大”,却造福于母婴;众多医师都在关注该项课题研究,他深感欣慰。在麻醉科和妇产科的密切合作下,我院的分娩镇痛服务已经开展了十年,为数万产妇减轻了分娩的剧痛,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分娩镇痛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院长讲话幽默风趣,博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接下来我院麻醉科前任主任、分娩镇痛规模化开展的倡导者吴新民教授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分娩镇痛的历史由来。之后,麻醉科主任王东信教授、妇产科副主任杨慧霞教授分别介绍了我院分娩镇痛服务的前期工作和现行状况。 开幕式后,研讨会正式开始,各位专家从分娩镇痛的历史与现状、分娩镇痛对母儿的影响、管理方式、高危产妇的产科服务和麻醉管理等方面讲授了精彩的内容。 麻醉科的曲元主任医师一直负责分娩镇痛服务的具体实施和培训工作,她具体介绍了我院分娩镇痛服务体系的建立。她指出,剖宫产率和分娩镇痛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发达国家,开展分娩镇痛服务已经十分普遍,但在中国,受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分娩镇痛服务并没能有效开展。我院开展分娩镇痛服务以来,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医院、麻醉科与妇产科的协作,大家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我院实际的镇痛服务体系。不论是减轻产妇痛苦、促进母婴健康,还是增强麻醉科医师成就感,我院的经验都值得在国内推广。2001年,我院开始规模化开展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至今已完成逾万例,并成功开办“全国分娩镇痛短期学习班”100余期。 广东佛山市的刘吉平教授的讲座内容是胎儿手术的麻醉问题,因为胎儿手术较少见,其麻醉又有着特殊性,所以他的讲座引起了其他专家教授及参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参会的医师们提问非常积极,讨论也十分热烈。 次日,研讨会继续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讲座的内容是分娩镇痛技术和并发症处理。我院神经外科李良主任在会上为大家讲述了刺破硬膜后头痛(PDPH)的机制、诊断以及处理方法。刺破硬膜后头痛是椎管内麻醉或镇痛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尽管有一些应对措施,如建议病人多饮水或多补液、硬膜外腔注入胶体液或自体血等,但效果并不是很确切,病人会因为头痛对麻醉医师产生很大不满。因此,李主任的讲座受到了与会麻醉科医师的欢迎,双方充分交流,讨论了处理此问题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下午的病例讨论环节也十分精彩,首先由曲元主任医师介绍了一例我院麻醉科与妇产科联合抢救成功的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死亡率极高的分娩并发症,对产科医师、麻醉科医师、重症治疗医师都是极大的挑战,专家与参会代表围绕抢救过程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一位麻醉科医师向大家讲述了遇到的一例暴发型羊水栓塞死亡病例。耿志宇副主任医师介绍了一例较为罕见的围产期后循环脑病,李良主任点评了该病例,并介绍了神经系统影像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代表们分批进入我院手术室,全程观摩了分娩镇痛的具体实施与管理流程。麻醉科的住院医师带领参会代表来到产房,从产妇要求镇痛、助产士电话通知麻醉医师,到镇痛前的知情同意、风险告知,直至硬膜外镇痛实施、镇痛后监测,演示了我院分娩镇痛的完整流程。参会代表通过访问产妇,了解到了镇痛的效果,切实感受到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给产妇带来的益处。同时他们也了解了实施该项服务的辛苦和风险,对我院坚持十年开展分娩镇痛服务的不易深有感触。参会代表与住院医师探讨了在当地医院实施分娩镇痛可能会遇到的具体困难,包括麻醉科与产科的合作、医院的政策、镇痛产生的费用等问题,这些问题里,有的问题是我院曾经遇到过但已顺利解决,有的问题是我们也存在并亟待解决。这些交流活动将有助于更加细致有效地实施分娩镇痛服务。 参会代表的学习热情十分令人感动,有些代表因为在参观的时间内没有遇到提出分娩镇痛要求的产妇,他们就在医院一直坚持到晚上,最后观摩到了一次完整的分娩镇痛过程。我们相信,有各地麻醉科和妇产科医师的热情工作,分娩镇痛服务一定能够在中国普遍开展起来。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向全国展示了我院分娩镇痛取得的成就,推广了此项造福母儿的技术,促进了麻醉科医师与妇产科医师的协调与配合。我们希望分娩镇痛技术能在更多的医院开展并坚持下去,为更多产妇减轻痛苦做出贡献。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