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主办“提高腹膜透析治疗质量国际高峰论坛”
1. 全国腹透多中心队列研究结果首次发布(3月22日下午): 本次论坛旨在提高我国腹膜透析治疗质量,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会上,我院肾脏内科王海燕教授和赵明辉教授牵头的一项题为“社会经济水平对腹透患者预后的影响”的全国首家腹透多中心队列研究首次发布研究结果。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参加了结题会。该研究共纳入8家腹透单位的2000余例患者,结果发现,中国低收入的腹透人群多在农村地区,自付透析费用较高,其死亡率和腹膜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较高收入的腹透人群;在我国低GDP地区低收入人群的预后不良更为显著。研究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大幅度提高尿毒症患者救治率,我国应大规模针对高危人群开展规范化腹透治疗,强化对病人的教育及管理以改善预后。
针对我国腹透发展前景、心血管并发症、腹膜炎和营养不良等热点话题,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英国、加拿大、美国、瑞典、香港等地数位国际腹透专家,包括国际腹透学会的现任主席Simon Davies教授、候任主席Joanne Bargman教授、Rajnish Mehrotra教授、Bengt Lindholm教授Philip Li教授Angela Wang教授,以及我国肾脏病和血液净化领域的领军人物王海燕教授、王梅教授、余学清教授、赵明辉教授、姜宗培教授、左力教授、阳晓教授、陈丽萌教授等举行系列演讲。与会专家的精彩演讲得到了参会学员的热烈响应,现场互动积极,提问时间一再延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约200名肾脏科医生和护士参加了会议。这次论坛同时也是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在中国的继续教育活动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百年庆典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的成功举办显示了腹透领域的勃勃生机以及肾脏内科医生对于腹透的高度热情。 【信息链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腹透中心简介 我院肾脏内科于80年代初期开展腹透技术,2002年成立腹膜透析中心。过去10年间,腹透中心在医院和肾脏病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依托于肾脏内科雄厚的技术力量,秉承优良的医德医风,致力于规范化门诊随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目前,治疗团队由2名副主任医师,10余名护士,1名营养师组成,规律随访的患者规模达400名,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腹透中心。中心实施信息化管理和持续质量提高策略,在全国率先建立责任护士制和综合随访模式,并将病人授权、自我护理和管理等新型护理模式落实到治疗实践中。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治疗理念使中心的医疗质量极为过硬。数据显示,尽管中心随访的腹透人群平均年龄高于世界水平5-10岁,糖尿病比例近40%,合并症较多,但贫血、高血压、钙磷水平紊乱及营养不良的控制率均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病人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也和发达国家相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注重腹透病人的全方位治疗,不断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康复,鼓励其恢复社会功能、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创造力所能及的价值。 我院腹透中心是国际腹透教育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委员单位、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单位,2010年成为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首家培训基地,2011年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者:肾脏内科陈旻 摄影:宋志才)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