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晩报》:我遇到的真人版“霍思邈”
“收红包心理压力大,不收红包生活压力大, 请大家自觉选择生活压力大。”———霍思邈语录。
“红包” 一直是医患关系中的敏感话题,在《心术》中有这样一幕,有位农村病人出院后从老家给大夫寄过来一个大“红包”,是自家种的红薯晒的干。刘晨曦开心地说:“手术前拒绝了薄薄的小红包,没想到现在收到这么大的一个红包。”记者了解到,这种“术后红包”其实是医生最乐于接受的。
患者送白薯”曾真实地发生在北大医院妇产科。莉莉是来自河北涿州的一个农村孕妇,转诊到北京时全家东拼西凑带来了不足两万元,当时她因为患妊娠急性脂肪肝生命垂危,进行了多次血浆置换,他们带来的钱远远不够。金燕志是她的主治医生,每天都要亲自出面向院方请款为莉莉垫付费用。“每天上班一去就会听人跟我说:‘金大夫, 莉莉费用又不够啦!’然后我就赶紧跟上边联系要钱去啊!”病愈出院后,出于感激,莉莉把金医生认作干妈,称她为“金妈妈”。不久前,莉莉带来了一箱自己家里种的白薯送到医院,金燕志推辞不掉,把500块钱塞给莉莉就当是花钱买下这箱白薯了。
医生也会因病人的离去而落泪
“我有两把刀,一把用来拯救病人的生命, 一把用来剖析自我的心灵。”———霍思邈语录
在《心术》中,纯朴的陕北男孩赖月金在医院死去,贫困的父亲仍然感谢医生的倾力救助,并坚决不肯欠医院的钱,所有的医生护士为这对农村父子流泪。这催泪一幕在真实医院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而霍思邈的“两把刀”理论得到了不少医生的赞同。来自患者的“正能量”,也在成就医生的“仁心仁术”。
“我为她的离去而落泪,虽然她不是我的亲人,也称不上是朋友,她只是我的一个病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刘朝晖深深感受到,一个病人的离去带给她内心的震撼,她的病人是一个卵巢癌晚期患者,病情已临绝境,但是她仍然乐观面对,对生命充满渴望, 对治疗毫不放弃,“在她最后的几个月中,每逢遇到我心情沮丧、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孤独无助的时候, 我也会想放弃做医生而选择一个轻松的工作。而每天早晨当我走近她的床,看到她勇敢的眼神, 看到她经过一夜的呕吐和疼痛后展现给我的疲惫的笑容,我觉得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坚持。况且,还有无数像她一样对我无限依赖的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医生陆海英谈到,一旦对病人无能为力,医生何尝不感到无奈和挫败?她说:“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是经济原因,更多的是无法医治的垂危患者。他们每人都有各自的人生,不同的故事,‘未愈出院’的缘由也千差万别,我只不过是局外的见证者和执行者。这个职业使医护人员每天与病魔死神共舞,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面对患者疾苦的无奈、一触即发的医患关系无时不在冲击着我们心里的忍耐底线。所以,一路走来,有的离开了,有的在彷徨,但更多的人在坚守,因为我们相信医生的职责就像美国特鲁多医生所说的那样:‘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句誓言在《心术》中被所有的医生护士们大声喊出来的时候,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现实中, 它也是医生们的信念,“病人是我们的老师,任何事,不管结局是好是坏,只要付出真心和努力,你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真心感谢病人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陆海英医生说。
上一篇 :北京友谊医院国内首例经肚脐单孔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北京日报) 下一篇 :早期诊断消化道癌:区县医院的工作重心(健康报)
网友评论 Netizen evaluation
查看更多